陈先生在外地工作,春节终于有机会回家,在家里住了几天,发现母亲吃饭的时候总是端出一碗冷饭来。起初他以为是饭菜不合妈妈胃口,没想到她每次都是前一顿煮饭,下一顿再吃。 妈妈告诉陈先生,她血糖高,听别人说吃冷饭能够降血糖,而且对肠道好,所以她这整个冬天都在吃冷饭。 陈先生一听,感觉有点匪夷所思,不说冷饭到底对血糖好不好,天天这么吃肠胃怎么能好呢?问了问母亲,好像她确实容易饭后腹泻。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,陈先生打电话给自己做医生的老同学,老同学告诉他,理论上来说,冷饭确实对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,但长期吃冷饭,容易引起胃病,而且冷饭放的时间太长,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,吃进去对人体是有害的。 一、长期吃冷饭可以降低血糖?原理是什么? 关于糖尿病人的饮食,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含淀粉的主食类碳水化合物是会提升血糖值的,糖尿病人要少吃主食。其实在碳水化合物当中,还有一种淀粉类型,叫做抗性淀粉,又称为难消化淀粉,它和粗粮如马铃薯、香蕉、玉米等一样,也存在于大米当中。 这类淀粉在体内消化比较慢,通俗来讲就是“顶饿”,吃了这类食物以后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东西,由于吸收进入人体的速度放缓,所以它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。 米饭在冷却以后,其中的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,所以才有了长期吃冷饭可以降低血糖的说法。 抗性淀粉在结构上和膳食纤维比较接近,人体消化淀粉时,需要一种蛋白酶,所以能够将淀粉中的营养物质快速吸收。而消化膳食纤维需要的蛋白酶,人体是没有的,所以在饮食当中,通过摄入一定数量的膳食纤维,能够促进肠道蠕动,对于膳食纤维来说,人体就是一条“通道”。 在这一点上,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的道理是一样的,它需要的消化时间长,但提供的能量却少了将近一半,因此能够起到清理肠道的作用。 同时,抗性淀粉的消化时长,决定了在食用它以后,人体的血糖水平不会短时间内升高,它比一般的淀粉更能稳定血糖水平。 人的血糖水平,是由胰脏所分泌的胰岛素来决定的,当血糖升高时,胰岛素会促使肝脏和细胞吸收葡萄糖,再将它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。 抗性淀粉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消化,它不会造成血糖骤然升高,因此胰脏无需大量释放胰岛素,从而保持血糖的稳定性。临床上还有人通过食用抗性淀粉来瘦身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 米饭在温热时含有的抗性淀粉是比较低的,只有经过冷藏以后,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增加,才能起到维持血糖平衡的作用。但我国的饮食习惯以温热为主,长期吃冷藏过的米饭,对肠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。 二、吃冷饭对肠胃有什么影响? 冷饭中的抗性淀粉,从结构上来说和膳食纤维相似,我们都知道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,就是会出现腹胀和腹泻的现象,抗性淀粉也是一样的。 这是因为人体中缺乏消化抗性淀粉的酶,当这些淀粉在肠胃中通过的时候,消化酶对它不起作用,而抗性淀粉还会吸收肠道中的水分,使自己的体积变大,增强饱腹感。 如果食用抗性淀粉过多,就会有腹胀的感觉,同时,这些无法被吸收的淀粉团在肠胃中不断增大,使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感觉,造成腹泻。 除了腹胀和腹泻,吃冷饭还容易造成肠胃疼痛,引起慢性胃炎。 在人体中,胃的温度是比较高的,所以它才能够消化、腐烂那么多的食物,给身体吸收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创造好的物理条件。倘若经常吃冷饭,食物的温度在较低的情况下进入胃中,使张大的胃部骤然收缩,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胃痛的毛病。 同样的道理,当胃无法将食物正常消化,冷饭进入肠道以后,也会引起肠道方面的不适反应,出现疼痛、稀便等现象。时间长了,肠胃被反复刺激,容易形成慢性肠胃炎,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。 长期吃冷饭,还可能造成消化功能障碍。 正如前文所说,冷饭温度较胃部温度更低,而肠胃消化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适宜的温度,长期吃冷饭,会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出现异常,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,久而久之造成身体营养不良而后果。 同时,冷饭中的抗性淀粉也使肠胃无法正常发挥消化吸收功能,但其分泌的消化液并未减少,因此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烧心等等情况,这是冷饭刺激胃部分泌了过多的胃酸导致的,往往还伴有腹痛和便秘。 因此,吃冷饭对于肠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,长期吃它并不可取。 三、冷饭中容易滋生致癌物,不可多吃 尽管吃冷饭对稳定血糖有一定的作用,但它对肠胃的影响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。除此之外,不能长期吃冷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,是它经过放置以后,米饭中会滋生一些细菌、病菌等致病菌,如果身体的消化功能不够强大,这些物质将成为危害健康的武器,给人体带来严重后果。 冷饭当中容易滋生细菌和黄曲霉素,具有致癌性。 有人对冷藏的米饭进行过实验,在冰箱中放置超过两天的米饭,里面检出了黄曲霉素。而在冰箱中放置超过4个小时,就会滋生各种细菌,这样的食物吃进去,对肠胃的影响可想而知。 倘若患者肠胃本身没有问题,在反复的冷热刺激下,也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减少、胃酸分泌异常现象。倘若患者有肠胃炎,冷饭中的细菌、病菌通过病灶进入人体,可能会引起各种感染,甚至可能会致癌。 黄曲霉素一般会在12~42度的温度下、湿度大于78%的环境中形成,尽管冷饭的存放温度更低,但它的湿度较大,随着时间的延长,滋生黄曲霉素的风险会同比例上升。 而黄曲霉素具有强致癌性,如果人体摄入一定数量的黄曲霉素,可能会引起胃癌、肠癌等恶性肿瘤。 冷饭当中还容易滋生幽门螺杆菌,这是一种容易在肠胃中存活的致病菌,它会破坏肠道胃黏膜,诱发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,严重的还可能诱发胃癌。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它多存在于温度低、湿度大的环境当中,因此在冷饭当中是很普遍的。因此我们建议在冰箱中冷藏或者冷冻过的食物,要经过高温消杀,以去掉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杆菌。 但冷饭一旦经过高温处理,就失去了作为抗性淀粉的意义,对于血糖也不会再有稳定作用,反而可能引起其他疾病,因此是得不偿失的。 四、控糖和维持肠道健康,需要做到这三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既要做到维持血糖稳定,又要保持肠胃的健康才是科学的做法,靠长期吃冷饭是不可行的。正确的养生方式,是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,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,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自身体质,降低患病几率。 1.粗粮和细粮搭配吃,对于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。 我们都知道粗粮当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,这些食物消化较慢,对控制血糖是有利的。但吃多了膳食纤维和吃多了抗性淀粉一样,会损伤肠胃,因此建议大家在主食的选择上,可以粗粮和细粮搭配吃,在保证肠胃功能正常的基础上控制血糖。 2.锻炼身体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身体的控糖能力。 血糖高,归根结底是人的代谢功能下降导致的,因此在控糖的同时,通过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,有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,促进胰岛素分泌,将血糖水平控制住。 糖尿病人锻炼身体,以达到相应的运动量为主,不要用力过猛。因为身体的控糖水平下降,在体内血液循环加快的时候,血糖水平可能会急速下降造成低血糖,这对人体的伤害更大,所以锻炼要适度。 另外,锻炼身体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,对肠胃是有好处的。 3.良好的生活习惯,是控糖和维持肠道健康的保证。 所谓良好的生活习惯,在饮食方面要摄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,在满足身体需求的同时,不过多摄入,减轻身体的代谢负担。 作息要规律,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的好习惯。熬夜是现代年轻人的大忌,但当前电子产品的普及,又使熬夜成为很多人难以戒除的陋习,但这个习惯对人体伤害较大,会降低身体免疫力,不可长期实行。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只有肠道通畅,身体内的毒素及时排出,才能从根本上调整身体的代谢功能,降低患病几率。 文章结语: 控制血糖水平,是糖尿病人在生活当中必须面对的课题,冷饭当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性淀粉,它具有不易消化的特点,对维持血糖稳定具有不错的作用。但冷饭温度较低,又容易滋生致病菌,倘若长期通过吃冷饭来控制血糖,恐怕最后会伤害肠胃,造成新的疾病。 因此在实际执行上,既要控制血糖,又要维持肠道健康,最好是粗粮细粮搭配吃、锻炼身体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,才是健康之本。 参考资料: 刘丹奇,任发政,侯彩云.几种植物多糖降血糖活性的对比研究[J].中国食品学报,,21(01) 董文南,李克招,张文婷,吴皓.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[J].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,,25(19) 李艳,陈骏,黎开燕,李文胜.冷饭团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[J].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,,23(25)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hczzh.com/lcbx/14640.html |